中國經濟導報記者 | 邵鵬璐
6月19日,財政部明確抗疫特別國債從6月中旬開始發行,7月底前發行完畢。同時,為保障抗疫特別國債平穩順利發行,將充分考慮現有市場承受能力,加強與一般政府債券發行的統籌,適當減少六七月份一般國債、地方債發行量,為特別國債發行騰出市場空間。 7月份共發行地方政府債券2722.38億元,其中,一般債券1763.77億元(新增73.26億元,再融資1690.51億元),專項債券958.62億元(新增348.71億元,再融資609.91億元),7月份地方債發行規模較6月份繼續回落,且主要為再融資債券。 1~7月份,地方債已累計發行3.76萬億元,高于2019年同期的3.39萬億元。其中,新增債券28290.53億元,占全年新增債券額度的59.81%,包括新增一般債券5629.19億元,完成全年債券額度的57.44%;新增專項債券22661.34億元,完成全年債券額度的60.43%。剩余均為再融資債券,發行規模為9295.91億元。
今年專項債重點支持基礎設施建設等重大項目建設領域
2020年7月份,地方債的加權發行期限繼續維持在高位(14.3年)。興業證券固定收益首席分析師黃偉平表示:“4月底以來,在流動性、基本面及政策監管多重因素作用的結果下,債券市場有所下跌,地方債發行利率有一定抬升,7月份地方債的發行成本繼續上行。綜合考量發行期限和票面利率,7月份地方債在拉長發行期限的同時,發行成本并未提高,有效緩解了地方政府的償債壓力。” 從地域分布上看,湖北、重慶、四川三省市發行規模位列前三。發行期限方面,7月份地方債發行期限仍以中長期限為主,但5年期發行規模有所上升,平均發行期限有所回落。 資金用途方面,新增專項債資金投向棚改、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和舊改領域。7月份發行的項目收益專項債中,棚改專項債占比80.3%,基建類投向占比僅為19.7%。將2020年1~7月份合計來看,有近八成投向基建,較2019年同期(占比22.5%)提升明顯,專項債對基建的撬動作用愈發凸顯。 “今年專項債總體資金投向與以往有很大變化,重點支持基礎設施建設等重大項目建設領域,并根據疫情需求增加了新基礎設施建設、新型城鎮化建設和地方應急醫療救助、公共衛生等基礎設施投入。”中金公司分析師陳健恒表示,目前為止發行的專項債投向類別中,占比大頭是市政和產業園區基礎設施建設等基建類項目(43%),其次是軌道交通、收費公路等交通基礎設施建設(20%)。教育、醫療、社會事業等民生服務領域的投向占比高達15%;老舊小區改造專項債和新基建專項債也開始發行,目前為止發行金額分別為26.7億元和78億元,占比仍不算高。
專項債可用作資本金的比例和范圍進一步拓寬
陳健恒表示,未來專項債可用作資本金的比例和范圍進一步拓寬,支持實體的金融杠桿效應增強。專項債可支持資本金的比例從去年20%放開到25%,近期又擴大支持領域,安排了2000億元用于補充中小銀行資本金。目前,從實際落地情況來看,利用專項債作為資本金的利用度并不太高,多數省份發行的專項債用作資本金部分占比不超過10%。目前,專項債作為資本金支持的項目數和金額最多的是項目整體投入資金規模最大的鐵路建設領域,占所有專項債用作資本金總規模比例約達50%。總體來看,需要用作資本金支持的領域,項目的收益性相對更差一些。 據興業證券統計,2020年7月份,受限于新增專項債發行較少,專項債用作資本金的項目僅有1個;2020年1~7月份合計來看,涉及專項債作為項目資本金的項目達442個(剔除重復項目),但多數地區2020年上半年專項債用作資本金的比例不足20%,尚有較大的提升空間。 2020年1~7月份合計來看,442個項目主要分布在鐵路建設、供水、收費公路及污水處理等領域(合計322個項目),占比達72.9%;分項目級別來看,項目主要集中在地級市市本級,項目數量占比為52.0%,其次是區縣級/縣級市(36.7%)。
一定比例棚改項目額度保障前期項目資金需求
7月底,財政部印發《關于加快地方政府專項債券發行使用有關工作的通知》,明確要加快新增專項債券資金使用進度,抓緊安排已發行未使用的新增專項債券資金投入使用,并且要與抗疫特別國債、一般債券統籌把握發行節奏,力爭在10月底前發行完畢。預計地方債將會在10月底前放量,月均發行規模超6000億元。 “全年剩余額度近期下達,繼續適當給與部分棚改額度。”陳健恒表示,從提前下達額度中看,沒有投向土儲和棚改的項目。但后續的全年剩余額度1.26萬億元當中會有一定比例的棚改項目額度,來保障前期進行中的項目的資金需求。7月份已經有部分省份開始發行棚改專項債。 今年支持的項目以在建項目為主,資金使用速度和效率的要求提升。目前,用于新建項目資金約占全部項目的36%,用于在建項目約占64%。 從各區域來看,今年,東部省份發行的專項債更聚焦投向市政基礎設施,而西部則更多向鐵路、公路等交通建設領域傾斜。今年的創新品種如新基建、老舊小區等多數由東部省份發行,整體來看,東部省份發行人創新步伐更快。由于老舊小區改造的重要性今年以來明顯提升,專項債層面今年也新推出了老舊小區專項債品種。陳健恒預計,后續老舊小區專項債發行規模會繼續提升。目前,老舊小區專項債普遍單支發行規模較小,發行期限較長,項目的盈利性較弱,償債能力較差,項目本身普遍收入比較有限,部分項目仍然需要捆綁周邊土地出讓收入來增加現金流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