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8年6月9~10日,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元首理事會第十八次會議在山東青島成功召開。此次青島峰會是上合組織擴員后首次召開的峰會,來自12個國家的國家元首或政府首腦、10個國際組織或機構負責人出席峰會,注冊外賓超過2000人,參與采訪的中外記者超過3000人,成員國領導人簽署、見證了23份合作文件,達成了一系列重要共識,是上合組織成立以來規模最大、級別最高、成果最多的一次峰會。圖為青島“五四”廣場。資料圖片
中國經濟導報記者 | 張守營
上海合作組織(簡稱“上合組織”)是一個重要的區域合作機制。日前,由中國社會科學院俄羅斯東歐中亞研究所、中國社會科學院上海合作組織研究中心共同發布的《上海合作組織黃皮書:上海合作組織發展報告(2020)》顯示,在當前國際和地區形勢快速變化的大背景下,上合組織在探索區域合作理念和模式、推進各領域合作、維護地區穩定與發展方面所起到的作用越來越突出,現已成為該組織各成員國全方位發展的重要戰略依托。
各成員國將在不同領域深化合作
黃皮書認為,2020年,上合組織各成員國將繼續弘揚“上海精神”,深化地區合作,積極參與全球治理,在地區與全球層面就涉及成員國核心利益等有關問題發出“上合聲音”,提供“上合方案”。 黃皮書指出,上合組織成員國將共同打造“四個典范”,努力構建命運共同體。 具體來看,在政治上,上合組織各成員國將捍衛多邊主義,反對強權政治和霸凌主義,成員國將加強在政治、安全、經濟和文化等領域的合作。面對單邊主義和霸權主義逆流的挑戰,中俄將與上合組織成員國站在絕大多數國家的共同利益一邊,推動構建更加公正合理的國際政治經濟治理新秩序。 在經濟領域,上合組織各國將積極開拓擴員后成員國合作的新市場,深化經貿等各領域務實合作,充分挖掘各成員國的經濟增長點,激發區域經濟合作活力。深化并拓展交通、能源、工業和金融等領域合作,擴大成員國相互投資規模,促進技術創新和現代技術應用。完善區域內金融服務體系,繼續探討建立上合組織開發銀行的可行方案。完善投資風險控制機制,創新多元化的金融模式。同時,推動區域“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發展,促進成員國經濟轉型與升級。 在文化方面,上合組織各國要落實《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政府間文化合作協定》,保護本地區特別是絲綢之路沿線文化和自然遺產。促進中國上合組織睦鄰友好合作委員會和烏茲別克斯坦上合組織民間外交中心開展合作交流,支持吉爾吉斯斯坦關于上合組織國家和絲綢之路文化一體化中心的倡議。 在制度建設方面,要督促新成員國遵守本組織現有的原則和制度,明確成員國在本組織的義務和責任,對不利于增強團結意識,挑起雙邊矛盾的成員國應該制定相關措施,以確保成員國對本組織的認同和忠誠。
俄羅斯外交戰略中更為重視上海合作組織
黃皮書認為,西方中心主義曾是俄羅斯外交的主要優先方向,由于世界局勢變化,俄羅斯將重點轉向東方,因此俄羅斯對于上合組織寄予厚望,希望能在上合組織中實現俄羅斯國家利益最大化。 俄羅斯亞太外交戰略特別是在處理與印巴關系時極為看重上合組織在亞太地區事務中的作用,尤其重視拓展上合組織的政治潛力。俄羅斯把鞏固在亞太地區地位和加強與亞太國家關系視為其重要的外交戰略方向,俄羅斯希望積極參與亞太地區的一體化進程,利用其機遇來實施西伯利亞和遠東的社會經濟發展計劃,根據集體原則在亞太地區建立全面、開放、透明和平等的安全與合作架構。 基于上述對印太戰略的認識,俄羅斯認為,上合組織的任務應該包括抵御外部力量在該地區的存在,最大限度地削弱美國對中亞和南亞國家的影響力,并確保上合組織國家能自己解決該地區存在的問題。 處理好俄羅斯歐亞地區一體化與中國“一帶一路”建設之間的關系一直是中俄兩國繞不開的問題。俄羅斯學者認為,俄中兩國在中亞地區并不存在政治層面的分歧。基于此,上合組織為兩國合作搭建了平臺,使俄羅斯融入中國倡導的“一帶一路”建設甚至是整個歐亞大陸的經濟合作。
上合組織各成員國旅游業發展態勢良好
黃皮書認為,旅游合作一直是上合組織關注的戰略性合作領域。近年來,上合組織旅游合作的相關機制逐步完善,在打造統一的旅游空間、促進域內外旅游交流方面取得一定進展。但總體而言,上合組織成員國間的旅游合作還處于初級階段。 為打造統一的旅游空間、打出品牌名氣,上合組織秘書處倡議舉辦“上海合作組織八大奇跡”系列活動。通過多媒體影像、圖片展、產品展、美食展等形式推介上合組織八個成員國的“奇跡”項目及產品等文旅資源。同時,上合組織與相關國際組織建立了合作關系。2018年6月,上合組織與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簽署了《上海合作組織秘書處與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合作諒解備忘錄(2018~2022年)》。 上合組織成員國旅游資源豐富,合作積極性高,旅游合作大有可為,未來有望成為區域融合的新亮點和多邊合作的新動力。值得一提的是,上合組織八個成員國都位于古絲綢之路沿線,其境內不少遺址與古絲綢之路相關。隨著推動共建“一帶一路”走深走實,與古絲綢之路相關的景點、遺址自帶話題度和“吸睛”屬性,具備良好的開發前景。 中國在2012~2013年、2015~2016年和2017年分別與俄羅斯、印度和哈薩克斯坦互辦旅游年,積極進行旅游宣傳、民眾往來和投資合作。2017年,哈薩克斯坦借舉辦世博會之機有條件地對中國游客實行了免簽證政策。2018~2019年,烏茲別克斯坦和哈薩克斯坦在互辦國家年期間加強了旅游簽證便利化方面的合作,并開通多條旅游線路。2014年6月22日,在卡塔爾首都多哈召開的第38屆世界遺產大會上,由中國、哈薩克斯坦與吉爾吉斯斯坦三國聯合申報的“絲綢之路:長安-天山廊道路網”項目列入《世界遺產名錄》。聯合申遺的成功是一個良好的開端,也為絲綢之路旅游合作奠定了堅實基礎。中國也將加大對交通設施的建設投入與支持,完善旅游配套設施,發揮“上海精神”,與各國一道開展旅游合作,這有助于保護和利用各國文化遺產,維護地區的文明多樣性,促進各種文明的包容互鑒與互利共贏。
|